天津市西青區海泰大道海泰工業園華科七路6號
郵政編碼:300384
E-mail:dianyuanjishu@126.com
地址:天津市西青區海泰大道海泰工業園華科七路6號
編輯部電話:022-23959362 廣告部電話:022-23959533 發行部電話:022-23959533
論文品鑒 Paper traits
【本刊精選】《鋰源及燒結條件對三元材料電化學性能影響》
201903期刊載了湖南海利鋰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汪永斌先生的文章“鋰源及燒結條件對三元材料電化學性能影響”
該文章主要內容:采用高溫固相兩次燒結法,以氫氧化鋰和碳酸鋰為鋰源制備了性能優良的三元正極材料(LiNi1/3Co1/3Mn1/3O2),研究表明以氫氧化鋰低溫制備的材料其綜合電性能表現更加優異。在室溫25 ℃,高電壓范圍3.0~4.45 V下,扣式電池1 C放電比容量達到171 mAh/g,400次充放電循環,容量保持率達到91%。
該文主要值得注意的要點:
1)鋰源及燒結條件會直接影響制備材料的物化特性。
2)采取適宜燒結條件以氫氧化鋰為鋰源制備的材料性能表現更為優異。
摘抄該文部分內容如下:
三元正極材料(LiNixCoyMn1-x-yO2),由于具有高電壓、高比能量密度、良好循環性能以及低廉價格等優點,迅速占領了鋰離子動力電池正極材料市場[1-2]。高鎳三元正極材料如523、622、811和NCA,對燒結條件要求隨著鎳含量的提升而趨于苛刻;提高充電截止電壓會對材料的循環穩定性和安全性能提出嚴峻挑戰[5-6]。
以不做改性并提高材料容量和循環性能為前提,采用不同鋰源和兩段燒結的方法制備了LiNi1/3Co1/3Mn1/3O2,著重研究所制材料樣品在高電壓下(3~4.45 V)的容量和循環性能,探究不同燒結條件對性能影響程度,為進一步改進LiNi1/3Co1/3Mn1/3O2循環穩定性和加快實際應用奠定理論基礎。
1 材料制備
按照Li和M化學計量比為1.01~1.12, M為前驅體中Ni、Co、Mn總量,將贛鋒鋰業產鋰源和邦普循環產三元前驅體投入轉速為50 r/min斜式混料機混合均勻。
燒結分兩次進行。第一次,混合材料置于燒結爐內,在空氣氣氛中,以3 ℃/min的速度升溫至700 ℃,保溫10 h后,開始降溫,控制降溫速率為5 ℃/min,降至室溫后,取出燒結后物料,經過破碎研磨,過325目篩。第二次,經過過篩的粉料置于燒結爐內,在空氣氣氛中,以3 ℃/min的速度升溫至800~950 ℃,保溫12 h后,開始降溫,控制降溫速率為5 ℃/min,降至室溫后,取出燒結后物料,經過破碎研磨,過325目篩,得到LiNi1/3Co1/3Mn1/3O2正極材料。
2 材料表征
使用日本島津X射線衍射儀分析樣品物相,CuK a靶輻射,掃描范圍10°~90°,掃描速度2 (°)/min,管電壓40 kV,管電流300 mA。采用掃描電鏡觀察樣品的微觀形貌。使用Malvern3000型激光粒度儀分析樣品的粒度分布。采用智能振實密度儀測試樣品的振實密度,每分鐘振動300次,總共振動3 000次,樣品質量為500 g。使用pH計測試樣品的pH值。
3半電池制作及電化學性能測試
將所制備的正極材料、導電炭黑和聚偏氟乙烯按質量比90∶5∶5混合,加入適量N-甲基吡咯烷酮,然后以小型真空攪拌機充分攪拌4 h,得到稀稠度適當的活性漿料,用小型流延自動涂膜烘干機在鋁箔上均勻涂覆并烘干,將所得極片沖制成直徑為12 mm的小圓片,壓片后在80 ℃下繼續烘干4 h。在高純氬氣保護的手套箱中,組裝成2025型扣式電池。
采用藍電CT2001A型電化學測試儀進行充放電測試,高電壓范圍為3~4.45 V。組裝完成的電池在室溫25 ℃下,靜置24 h后,首先采用0.1 C倍率,活化充放電三次,然后在1 C倍率下進行循環充放電測試。
4 結果與討論
4.1材料結構表征
對兩種鋰源所制備的三元材料LiNi1/3Co1/3Mn1/3O2,分別進行了XRD表征,如圖1所示。
4.2 材料形貌表征
不同鋰源制備的三元材料LiNi1/3Co1/3Mn1/3O2的SEM形貌如圖2和圖3所示,兩種方法制備的材料,其晶粒邊界清晰,小單晶的二次團聚顆粒為球形。樣品顆粒都比較均勻,平均粒徑10 μm左右。相比之下,以氫氧化鋰制備的材料,其形狀更加規整。
5 電化學性能分析
5.1鋰源對材料電化學性能的影響
三元材料的煅燒過程是一個消耗氧氣并產生廢氣的過程,采用碳酸鋰會產生二氧化碳和水蒸氣,采用氫氧化鋰會產生水蒸氣。為不斷提升材料品質,鋰源已逐漸轉向氫氧化鋰。只有使用氫氧化鋰才能得到高品質高鎳正極材料。
更為完整詳細內容,請點擊下載下方全文pdf文件。